生命的空隙

     很多的时候,我们需要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点空隙,就像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,一点缓冲的余地,可以及时调整自己,进退有据。
  生活的空间,须借清理挪减而留出;心灵的空间,则经思考开悟而扩展。打桥牌时,我们手中所握有的这副牌不论好坏,都要把它打到淋漓尽致;人生亦然,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,而是我们处理它方法和态度。假如我们转身面向阳光,就不可能陷身在阴影里。
  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时,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;当我们抓起泥巴想抛向别人时,首先弄脏的也是我们自己的手。一句温暖的话,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,自己也会沾到两三滴。因此,要时时心存好意,脚走好路,身行好事。
  光明使我们看见许多东西,也使我们看不见许多东西。假如没有黑夜,我们便看不到闪亮的星辰。因此,即使是曾经一度使我们难以承受的痛苦磨难,也不会是完全没有价值的。它可使我们的意志更坚定,思想、人格更成熟。因此,当困难与挫折到来,应平静地面对、乐观地处理。
  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。有些话语称起来不重,但稍一不慎,便会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;同时,也要训练自己,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话扎伤。
 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,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;你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,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;你不能企望控制他人,但你可以好好掌握自己;你不能全然预知明天,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;你不能要求事事顺利,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。
  在生活中,一定要让自己豁达些,因为豁达的自己才不至于钻入牛角尖,也才能乐观进取。还要开朗些,因为开朗的自己才有可能把快乐带给别人,让生活中的气氛显得更加愉悦。
  心里如要常常保持快乐,就必须不马人与人之间的琐事当成是非;有些人常常在烦恼,就坚固耐用为别人一句无心的话,他却有意地接受,并堆积在心中。
  一个人的快乐,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,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。多是负担,是另一种失去;少非不足,是另一种有余;舍弃也不一定是失去,而是另一种更宽阔的拥有。
  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时时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,不管外在的世界如何变化,自己都能有一片清静的天地。清静不在热闹繁杂中,更不在一颗所求太多的心中,放下挂碍、开阔心胸,心里自然清静无忧。
  喜悦能让心灵保持明亮,并且序塞着一种确实而永恒的宁静。我们的心念意境,如能时常保持清明开朗,则展现于周遭的环境,都是美好而良善的。



失去
杜厦

一个人坐在轮船的甲板上看报纸。突然一阵大风把他新买的帽子刮落大海中,只见他用手摸了一下头,看看正在飘落的帽子,又继续看起报纸来。另一个人大惑不解:“先生,你的帽子被刮入大海了!”“知道了,谢谢!”他仍继续读报。“可那帽子值几十美元呢!”“是的,我正在考虑怎样省钱再买一顶呢!帽子丢了,我很心疼,可它还能回来吗?”说完那人又继续看起报纸来。
  的确,失去的已经失去,何必为之大惊小怪或耿耿于怀呢?
  许多人都有过丢失某种重要或心爱之物的经历;比如不小心丢失了刚发的工资,最喜爱的自行车被盗了,相处了好几年的恋人拂袖而去了等等,这些大都会在我们的心理上投下了阴影,有时甚至因此而备受折磨。究其原因,就是我们没有调整心态去面对失去,没有从心理上承认失去,只沉湎于已不存在的东西,而没有想到去创造新的东西。人们安慰丢东西的人时常会说:“旧的不去新的不来。”事实正是如此,与其为失去的自行车懊悔,不如考虑怎样才能再买一辆新的,与其对恋人向你“拜拜”而痛不欲生,不如振作起来,重新开始,去赢得新的爱情。
  我的两个朋友曾结伴出门旅游,在即将返回的时候他们发现钱包不见了。其中一个人把自己去过的地方寻了个遍,询问了许多人,还到派出所报了案,结果一无所获。而我的另一个朋友在发现丢了钱包之后,不是一味地懊悔,而是积极想办法,考虑如何才能挣到回家的路费。他走进一家饭店,向老板讲明了自己的情况后,用给饭店洗菜的办法为自己和同行的朋友挣得了回家的路费。他还从此和这家饭店的老板交上了朋友,定期有信函往来。直到现在,一提起这件事他也总是说:“旅游的时间那么短,有趣的事那么多,为了丢失钱包而一直烦恼下去很不值得。”朋友的文化水平并不高,但他的话却很有哲理。人生有许多事情要做,为什么要为一时的失去而一直伤心呢?
  每个人都有过失去,但对其所持的心态却不同。有的人总是向人反复表明他失去的东西有多么好,有多么的珍贵……还有好多人则不同。比如,他们在失去了原有的工作之后,不是一味地伤感,而是主动寻找新的工作;他们相信,失去并不意味着失败,失去后还可以重新拥有。这才是成功者应具备的心态。


以己为师
“看”可以学到的东西也许比读书还多。不论是数学、地理、历史、物理、化学,要学某一学科,书本是必要的。书本上印的是科学家、哲学家、考古学 家等累积的知识。如果我们幸运,能够上大学的话,那么,我们在大学学习的知识,就是从古至今,历代人累积出来的。古埃及、美索不达米亚、希腊、罗马,当然 还有波斯,都累积了相当多的知识。不论在西方还是东方,这种知识在职业、工作上都很必要,不论是理论的工作、机械的工作、实际的工作,还是发明,都一样必 要。这种知识创造了丰富的科技,本世纪尤其是这样。有一些知识是所谓“圣书”的知识,譬如吠陀经、奥义书、圣经、可兰经、希伯来经典等。所以我们既有一些 宗教书,又有一些实际的书,不管你是工程师、生物学家,还是木匠,都能帮助你有知识,行动纯熟。
  大部分人,不管在什么学校,尤其是我们这些学 校,都是在收集知识、资讯。到目前为止,学校也是为了这些目的存在——大量收集外在世界、天堂的知识。海水为什么是咸的?树木为什么会长大?还有人类—— 人类的解剖、人脑的结构等等。另外还有你周遭的世界、大自然、社会环境、经济,太多了。这种知识绝对必要,但是,知识永远都有局限。学习就是获取各科知 识,好让你找到工作。这工作也许是你自己高兴的,也许是你自己不怎么喜欢,可是环境、社会却强迫你接受。
  “看”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。看自己、 看鸟、看树木、看天空、看星星、看猎户星座、北斗星座。不但看身边的事物可以学习,看人也可以学习——看人走路、动作、谈吐、穿衣等都可以。不但看外在的 东西,而且也看你自己——自己为什么这么想那么想、自己的行为、自己平常的动作、父母为什么要你做这个做那个。你要看,不要抗拒。你抗拒,就学不到东西。 如果你已经自己有结论,有看法,自认无误,所以很坚持,这样你当然无法学习。要学习,就需要自由,需要好奇心,要想知道自己或别人为什么这样做?别人为什 么生气?你为什么受到困扰?
  学习无止境,这非常重要。譬如学习人为什么彼此杀戮好了。书本上当然都有解释,都提出种种心理的理由,来说明人为 什么有这种行为,人为什么残暴。有名的作家、心理学家,已经在种种著作中说明了这一切。但是这是你读到的东西,不是你自己。你自己,行为怎样,为什么生 气、嫉妒、忧郁,如果你观察自己,你学到的东西要比书本上的多。但是你知道,看书比观察自己容易。我们的脑习惯从完全外部的行为和反应收集资讯。你们不是 觉得接受别人的引导上让别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比较舒服吗?你们的父母——尤其是东方的——告诉你们应该和谁结婚,安排婚事,告诉你应该从事什么工作。大脑 永远接受简单的方式,但是简单的方式不见得都是正确的方式。我不知道你们是否发现,除了少数的科学家、艺术家、考古学家之外,再也没有人喜爱自己的工作。 一般人很少喜欢自己做的事情。他们做那些事情,不过是出于社会的强迫、父母的强迫,还有想多赚一点钱。所以,如果要学习,我们就必须很仔细、很仔细的观察 外在的世界,你之外的世界、还有内在的世界,也就是你自己的世界。
  学习有两种方式,一是追求大量的知识,一是实践。前者首先是研读,然后利用研读来的知识做事,后者是从做里面学习,然后累积知识。两者其实没有什么不同,一个是从书本得到知识,一个是从做得到知识。两者都建立在知识、经验上面。然后我们说过,知识和经验永远都有局限。
  因此,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弄清楚真正的学习是怎么一回事。譬如你可以跟一个上师学习,只要他是适当的上师、健全的上师、不是专门搞钱的、用偏颇的理论四处 云游骗钱的上师就可以。弄清楚学习是怎么一回事。今天,学习已经越来越变成荒唐。西方的某些学校,学生读过了低年级,高年级,居然还不会读、不会写。但 是,即使你会读会写,即使你学了很多学科,你还是一样庸俗。你们知道庸俗是什么意思吗?这个字原本的意思就是爬山不爬到山顶,只爬到一半。从不要求优秀, 从不要求自己的最高表现,这就是庸俗。学习是无限的,学习无止境,所以,你要跟谁学习呢?从书本?还是从老师身上?或者如果你聪明,就从“观察”学习?就 目前来看,你是从外在学习:学习、累积知识,利用知识获得工作,如此这般。但如果你是跟自己学习,说正确一点,从观察自己,观察自己的成见、定论、信仰来 学习,从观察自己意念、粗俗、敏锐的微妙之处来学习,这样你就成为自己的老师兼学生。这样你的内心就不依赖别人、不依赖书本、不依赖专家。当然,有时候你 生病了,你必须去找专家,这很自然,也必要。但是,依赖别人,不论这个人多么优秀,都会使你不了解自己。学习自己是怎么一回事非常非常重要。这个社会遍布 暴力,争强好胜,人人为己。要学习自己,绝不是跟别人学,而是要观察自己,不怨天尤人,不说:“没有关系,我就是这样,我改不了。”然后因循苟且。不带任 何反应,任何抗拒的观察自己,这观察的本身就会产生作用。它会像一把火一样,烧掉以往的愚昧、幻想。
  所以学习非常重要。脑不再学习,就机械化 了。这时的脑就像绑在柱子上的狗,只能够在绳子长度的范围内移动。大部分人都绑在某种柱子上面,绑在看不见的柱子和绳子上面。你一直在绳子的范围内移动, 活动空间很有限。整天想着自己的人,整天想着自己的问题、欲望、快乐、想做什么的人就是这样。你们都知道这种只想到自己的心理。这种心理的束缚很大,很 大。这种束缚制造了各种冲突、不快乐。
  伟大的诗人、画家、作曲家绝不满足自己的所作所为。他们永远在学习。并不是一通过考试,开始工作,你就 不再学习。学习,尤其是学习自己,里面有很大的力量和生命。学习,观察,直到你身上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掀开,没有注意。这样就会免除自己以往受到的种种制 约。这个世界因制约而分裂。你是印度人,我是英国人、美国人、俄国人、中国人等等。因为这种制约,所以有战争,所以千百万人被屠杀,所以不快乐,所以残 酷。
  所以老师和学生都必须比平常更深入地学习。两者都学习,就没有所谓老师和学生。有的只是学习。学习解放了头脑,去除了声望、地位等意念。
  学习使众生平等。



文章来自: 杜厦
引用通告: 查看所有引用 | 我要引用此文章
Tags:
评论: 0 | 引用: 0 | 查看次数: 3134
发表评论
昵 称:
密 码: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.
内 容:
验证码: 验证码
选 项:
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,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,建议您注册帐号.
字数限制 1000 字 | UBB代码 开启 | [img]标签 关闭
网监局网监局网监局